搅拌运输车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?
1.车由承早期损坏
托轮是用1对“背靠背”安装在心轴上的圆锥滚子轴承支撑。托轮轴承损坏有多种原因,如轴承座有缺陷、轴承安装不对中、心轴与轴承配合间隙不合理、轴承润滑和密封不良、搅拌筒振动过大等,其中轴承受力不均匀,导致轴承滚轮与滚道的载荷区分布不均匀是轴承损坏的主要原因。若2个轴承受力不相等、搅拌运输车重载后滚道与托轮产生相对滑动、滚道中心面偏移托轮中心面较大,都会造成2个轴承受力不均,导致轴承早期疲劳损坏。
2.卡滞不转
在搅拌运输车出厂调试和使用过程中,有时会出现托轮卡滞不转现象,原因一般有两个。
一是托轮轴承游隙不对。托轮为承载部件,工作状态为低速重载,对托轮制造工艺要求十分严格。托轮装配完成后托轮:轴承游隙太大,会影响托轮轴承使用寿命。若托轮轴承游隙过小,在整车调试过程中就*出现托轮不能旋转的现象,游隙太大或太小都不允许。
二是轴承损坏。正常情况下,托轮伴随滚道旋转而转动,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等杂物较***轴承端盖进入轴承内部,导致轴承损坏。轴承一旦损坏,就会出现托轮卡滞不转现象。
3.转动异响
通常托轮在滚道摩擦力驱动下转动时发生的异响,包括托轮表面异响和托轮内部异响2种,其原因分析如下。
搅拌运输车使用初期,如果托轮表面没有充足的润滑脂,与滚道产生干摩擦时会发生异响。此外,当托轮发生卡滞不转时,托轮与滚道的运动副由滚动摩擦转变为滑动摩擦时,托轮表面也会产生异响。
托轮内部异响通常来源于其内部的轴承和密封圈。当轴承内部进入杂物后,杂物在滚动体带动下旋转,导致轴承内部振动,产生异响。此外,通过对比分析发现,轴承产生异响可能与托轮壁厚有关。若搅拌筒容量较大、托轮壁厚度较薄,易造成托轮在搅拌筒重力作用下产生变形,导致轴承内、外圈不同心,转动时产生异响。密封圈发生异响可能与旋转零件和非旋转零件的装配方式有关,托轮、轴承外圈、密封圈为旋转零件,轴、轴承内圈为非旋转零件,非旋转零件应相对静止。若密封圈装配不当或间隙过小,便*产生干摩擦,出现异响。
4.表面划伤
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制造完成投入使用,搅拌筒托轮与滚道这对运动副磨合3~5天后,摩擦面经过冷作硬化通常会形成光亮的表面。若未出现光亮表面,则会出现起皮、划伤、沟壕等现象,其原因可能有以下3种:
一是轴线平行度不够。若搅拌筒滚道轴线与托轮轴线不平行,当托轮与滚道轴线存在一定夹角情况下转动时,托轮就会产生轴向摆动,将托轮及滚道接触面拉伤。搅拌筒滚道轴线由搅拌筒筒体和滚道的同轴度决定,托轮轴线由托轮支座上的盖板角度和安装孔决定,若支座盖板或滚道焊接后精度不能保证,搅拌筒滚道及托轮表面就*出现划伤。
二是硬度不够。托轮与搅拌筒滚道相对滚动时,二者表面硬度值应天于230HB。通常情况下滚道转动1周,托轮需转动8~10周,因此托轮摩擦时产生的冷作硬化效果使其表面硬度略**滚道表面18~210HB。若托轮与滚道的硬度匹配不合适,工作时就*出现相互刮伤问题。
三是润滑不良。若托轮与滚道表面润滑不够,发生干摩擦,就可能将托轮表面拉伤。此时若不做处理,继续使用,就会出现沟壕,还可能产生异响。
中科产品质量**中心是中国科学院旗下独立的第三方机构,丰富的经验加上背靠中科的优势,打造了一个**过300人的*团队资源库,对于不同情形的产品质量委托,均能组织适合的*进行研究、讨论,并进行专业,出具可靠。
自成立以来,多次为**机关、纠纷当事人查明产品纠纷原因,直面事情真相。减轻了审判压力,促进社会和谐。
如果有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,欢迎与我们联系。